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1篇
  免费   1935篇
  国内免费   3641篇
化学   6842篇
晶体学   460篇
力学   744篇
综合类   487篇
数学   1271篇
物理学   465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266篇
  2020年   276篇
  2019年   271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430篇
  2016年   307篇
  2015年   441篇
  2014年   564篇
  2013年   696篇
  2012年   702篇
  2011年   832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872篇
  2008年   998篇
  2007年   853篇
  2006年   841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547篇
  2003年   408篇
  2002年   446篇
  2001年   431篇
  2000年   549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102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74篇
  1987年   5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5篇
  1974年   5篇
  197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阴极铜的取样和制样过程对检测结果中铁元素含量影响较大,按照标准中规定抽取铜板的方法能够满足取样精密度的要求。不同的清理表面、钻取方式,钻头材质、制样方法以及除铁步骤等对检测结果中铁元素含量的影响较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对样品中铁的污染物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影响铁元素含量变化的原因,提出了采用钨钢钻头,严格清洗研磨设备、四步法除铁和调整检测样品的称取量等方法来降低阴极铜取制样过程中铁污染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2.
合成了3种含姜黄素衍生物(L1~L3)和1,3,5-三氮杂-7-磷金刚烷(PTA)配体的芳基钌配合物[(η6-p-cymene)Ru(L)(PTA)]PF6(1~3,L=L1~L3),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共振波谱、高分辨质谱、元素分析等方法表征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并用MTT法研究了它们在λ>400 nm的光照辅助下对Hep G2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这3个配合物均为半三明治型结构;光辅助下,配合物抗癌活性明显提高,其中配合物3对HepG2细胞的IC50值从(60.3±1.1)μmol·L-1降低至(45.0±6.1)μmol·L-1。说明光照可以有效提高此类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83.
利用类salen配体二苯乙二酮苯甲酰腙或二苯乙二酮水杨酰腙与二苯基二氯化锡反应,合成了2个二苯基锡配合物[(C_6H_5(O)C=N—N=C(Ph)—(Ph)C=N—N=C(O)—C_6H_5)_2SnPh_2(CH_3OH)]·3CH_3OH (1)和 [(o-OH—C_6H_4(O)C=N—N=C(Ph)—(Ph)C=N—N=C(O)—(o-OH—C_6H_4))_2SnPh_2(CH_3OH)]·CH_3OH (2),通过IR、~1H NMR、~(13)C NMR、~(119)Sn NMR、元素分析、HRMS 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表征了配合物结构。测试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及其对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发现配合物2对癌细胞NCIH460、HepG2、MCF7表现出略优的抑制活性。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猝灭光谱研究了配合物2与ct-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合物以嵌入模式与DNA结合。  相似文献   
84.
江军  张婷  孙仁泽 《化学教育》2021,42(3):76-80
基于甲烷氯代反应的机理,对物质体系、反应容器、光照条件、实验表征等进行分析,创新设计甲烷氯代反应实验,利用数字化实验的压强和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为支持,更直观地多重表征甲烷与氯气发生的“取代”过程,对于成功实现甲烷氯代反应实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非洲猪瘟是一种影响各个品种与年龄段猪的毁灭性传染病,其特征包括高烧,皮肤发绀,淋巴严重出血,死亡率接近100%,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必须及时通报的动物疫病,而我国也将其列为主要的外来动物疾病。自20世纪90年代被报道流行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国家以来,非洲猪瘟逐步流行于欧洲、南美、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并在全球各地爆发,对全球养猪业构成了巨大威胁,造成了巨额经济损失。非洲猪瘟是由双链DNA虫媒病毒——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它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具有复杂的二十面体结构,直径约200 nm。目前来说,还没有针对于非洲猪瘟病毒的特效药和疫苗,其主要的防控策略依靠卫生措施的实施以及对感染或暴露动物的屠宰。因此,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与早期诊断对于疫情确认和控制至关重要。该文根据非洲猪瘟病毒的检测原理将其检测方法分为病毒分离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与分子学检测方法,免疫学方法可细分为免疫荧光试验、免疫印迹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层析试纸及其他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学检测方法可细分为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温扩增技术、CRISPR(成簇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as系统及其他分子学检测方法。该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并对非洲猪瘟病毒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因这些方法的检测能力与适用场景尚存在一定不足,故非洲猪瘟病毒检测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在保证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情况下,提高检测限与现场即时诊断的应用能力,研究集中于低成本、工业化、高通量、高性能等方向。  相似文献   
86.
建立了一种机械力化学提取法和实时直接分析质谱(DART-MS)分析相结合的中草药多糖分析方法,同时测定了黄芪、银耳、百合、茯苓、鼓槌石斛、金钗石斛、铁皮石斛和党参8种中草药多糖。比较了机械力化学提取(MCE)法与传统方法的提取效果,并优化了MCE法的提取参数。通过体积排阻色谱分离中草药多糖,建立分子质量校准曲线,估算了多糖分子质量。利用DART-MS直接裂解多糖大分子,可瞬时获得m/z<350的碎片离子,不同的中草药多糖得到的特征性的质谱离子峰可用于多糖样品的有效区分。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通量、无需预消化的特点,是直接从复杂多糖大分子中获取特征指纹图谱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87.
The host-guest interactions between cyclopentanocucurbit-[6]uril(CyP6Q[6]) as host and six alkyl imidazolium hydrochloride as guests(g1, g2, g3, g4, g5, and g6) have been studied by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1H NMR spectroscopy, 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 mass spectrometry, and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nalysi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CyP6Q[6] formed 1:1 inclusion complexes with each of guests g1-g6. The part of the guest entered the cavity of CyP6Q[6] changes as the alkyl chain increases in length.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length of the alkyl chain plays a key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mode of host-guest interactions.  相似文献   
88.
Convenient and integration fabrication process is a key issu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functional nanofibers. A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method was developed based on coaxial electrospinning to produce ultraviolet(UV) protection nanofibers. The titanium dioxide(TiO2) nanoparticles suspension was delivered through the shell channel of the coaxial spinneret, by which the aggregation of TiO2 nanoparticles was overcome and the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on the surface of polyethylene oxide(PEO) nanofiber was obtained. With the content of TiO2 increasing from 0 to 3%(mass fraction),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nanofibers increased from (380±30) nm to (480±100) nm. The surface functionalization can be realized during the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to gain PEO/TiO2 composite nanofibers directly.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iO2 nanoparticles on the surface of nanofibers enhanced the UV absorption and resistance performance. The maximum UV protection factor(UPF) value of composite nanofibers reaches 2751. This work presented a novel surface-functionalized wa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omposite nanofiber, which has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the field of micro/nano system integration fabrication.  相似文献   
89.
Partial P-type metal ions doping(PPMID) is an alternative method to further enhance the gas sensing performance of N-type metal oxides(NMOs) in contrast to that of P-N metal oxides heterojunctions, but the influence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PPMID on the grain size and oxygen vacancies of NMOs have been rarely investigated. Herein, a simple and effective route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address this problem with Cu2+-doped SnO2 metastable solid solution nanofibers(CSMSSNs) as model and C2H2 as target molecule by combining electrospinning and calcination technique. It seem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PPMID can also affect crystal structure and oxygen vacancies of NMOs, proven by combining X-ray diffraction(XRD)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a(XPS). Thus, PPD, crystal structure and oxygen vacancies have been combined to clarify the enhanced sensing performance of Cu-doped SnO2 metastable solid solution nanofibers angainst C2H2.  相似文献   
90.
制备了一个芳酰腙化合物4-氟-N''-(3-乙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苯甲酰肼(H2L)。利用H2L和VO(acac)2分别与甲基麦芽酚(mat)和乙基麦芽酚(Emat)在甲醇中反应,得到了2个配合物[VO(L)(mat)](1)和[VO(L)(Emat)](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进一步确定了化合物的结构。芳酰腙配体以二价阴离子的方式通过酚羟基氧、亚胺基氮和烯醇氧原子与钒原子进行配位。在每个配合物中,钒都采取八面体配位构型。将配合物通过灌胃对正常的大鼠和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给药2周时间,结果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在剂量为10.0和20.0 mgV·kg-1时可以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而对于正常大鼠的血糖值却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